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师德师风

骨干之声 | 郑璋:跟随甜品看世界

发布时间:2020-07-01 15:47:02   字体:

 

编者按:“五味调和百味香”“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适口者珍”,这是诗的专题。万种风情的法兰西,“日不落帝国”英国,樱花浪漫的日本,这是世界文化之旅。走在浪漫之都巴黎街头,买一份“少女的酥胸”——马卡龙,品尝那很薄很酥脆的外壳,咀嚼那又软又绵密的内层,感受那层次感分明,外酥内软的味道;细雨绵绵的午后,庸懒地倦卧在沙发上……一杯浓浓的配着牛奶的英式红茶,一块刚出炉的Scone,燕麦的清香配上红茶的醇厚;海南的清补凉,广东的龟龄膏,香港的杨枝甘露,四川的冰粉,上海的酸梅汤,北京的驴打滚,这是舌尖上的“甜言蜜语”。让我们跟着海南省“南海工匠”、校级骨干教师——郑璋老师一起走进甜品的世界。

自古以来,饮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整个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懂得利用火吃熟食开始,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阶段,才开始正式地向文明进发。所以,饮食文化也在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甜味是中国人所讲的五味(酸、甜、苦、辣、咸)中最受人欢迎的味道,中国烹饪中最讲究、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五味调和”,正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这也是老祖宗教导我们的为人处事之道。由“甜”也创造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成语,比如:甜言蜜语、心甜意洽。诗人杜甫也曾写下“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所以甜味,是大家最喜欢的味道,甜品也是大部分人所钟爱的美食。  

说到甜品,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甜品店里陈列着的那些琳琅满目的精美甜点,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甜品都是高大上的美食,是外来事物。诚然,美食作为人类交流活动中最广泛、最易接受的介质,正通过它特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感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甜品的步伐,去看看外面的风景,领略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时尚之都——法兰西

我们的第一站,先去万种风情的法兰西,那儿有令人神往的香榭丽舍大道、桨声灯影里的塞纳河、摇曳着熏衣草花香的普罗旺斯、葡萄酒之都的波尔多。这一切都在告诉世人,这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国度。在法国人眼中甜品代表着甜美和爱情,这和法国人天性中的浪漫不谋而合,因此法国人对甜品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也正因为如此,法国的甜品师们,才能沉浸在这甜蜜氛围中,创造出一道又一道精美绝伦的佳品,从而让法式甜品享誉世界。法餐的甜品师们也秉承了法国人的艺术气质,制作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而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醉心于研究各种甜品,并在其中加入浪漫动人的元素,使琳琅满目的法式甜品闪耀着精致诱人的光彩。法式甜品作为法餐中重要的一员,一直以其奢华、内涵、专注、精致的品质著称于世,走在时尚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

在世人眼中,传统的法式甜点就仿佛是甜点界的柏拉图,你可以不习惯法国高贵冷艳的气质和姗姗来迟的风格,但却是这些因素孕育了他无可替代的地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们无视大众,依旧放慢脚步,对甜点从选材到加工制作的每一步都有着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法国民众也给了甜品师极大的社会尊重,这是一个令人羡慕、被称为甜蜜事业的职业。而被授予MOF(法语Meilleur Ouvrier de France 的简称,即“法国最佳手工业者奖”)称号者更是备受膜拜。

走在被称之为浪漫之都的巴黎街头,穿梭于栉次鳞枇的高楼大厦之间,一定要停下脚步,买上一份被人们称之为“少女的酥胸”的马卡龙。咬一口,首先尝到的是很薄但酥脆的外壳,接着是又软又绵密的内层,层次感分明,外酥内软,让你爱不释手。或者是在街边一角,觅一僻静处,捧一杯味道纯正的苦咖,配上一块拿破仑蛋糕,一口咬下,在酥皮之间涂满馥郁香甜的核桃蛋白或是香草奶油和卡仕达酱,千层酥入嘴便碎,黄油浓香满口乱窜,人生幸福不过如此。

再别康桥——英格兰

坐上奢华游轮,穿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长达数百年、曾为英国带来无数荣耀的殖民文化,使英国人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有人说那里有最适合培养贵族的肥沃土壤:古老威严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刻画着时代记忆的大笨钟、象征着绅士风度的礼帽……

遗憾的是,虽然历史上英国人的足迹曾遍布全世界,英国的美食却没能博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英国的美食简直就是一道大杂烩,难登大雅之堂。反倒是他们爱喝下午茶的习惯一直传承至今,并催生出了一些风味独特的下午茶甜品,比如著名的司康饼(Scone)。

选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庸懒地倦卧在沙发上,脚趾轻触波斯地毯,壁炉里跳跃着温暖的火焰,粉红的墙壁在耳边轻述着思念,一杯浓浓的配着牛奶的英式红茶,一块刚出炉的Scone,燕麦的清香配上红茶的醇厚。生活,如此恬静、惬意。

翡冷翠之夜——意大利

翻过雪绒花盛开、雄伟峻拔的阿尔卑斯山脉,来到被称为“欧洲花园”的亚平宁半岛。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和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还有大量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和艺术珍品。

历史悠久、地位崇高,被誉为“欧洲大陆烹饪始祖”的意大利美食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般徐徐舒展开来。在千百年的历史轮回中,意大利厨师们遵循先人的指引,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食材,向世人展现着地中海菜系迷人的风采。意大利烹饪素来以丰富而多元的味觉盛宴著称,其高贵典雅且浓重朴实,讲究原汁原味的独特气质一直备受饕餮客的推崇。

当你驻足比萨斜塔下,感叹它“斜而不倾”的坚持,遥想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此进行的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又或是游走在已是残岩破壁、但依然雄伟壮观的斗兽场中,聆听斯巴达克斯的嘶吼。这些,都不能让你的意大利之行完美,因为,你还缺少用注入地中海风情和古罗马文明沉淀下来的意大利美食对味蕾的犒赏。

踏上威尼斯的水桥,坐在刚朵拉小船之上,随着微风轻摇,慢慢的荡漾在小镇之中,迷人低声的意大利小夜曲让你陶醉。这个时候,最适合来上一份gelato(一种纯手工制作的意大利冰淇淋)。不同与其他普通的冰淇淋,gelato都是传统家庭手工作坊模式、没有固定的比例,而是随制作者心情任意调配的原料,这使得每一份Gelato都饱含了鲜明的个性。在罗马或米兰的街头,随处可见拥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老店,他们一般只保持家庭式的手工生产,所有选料均为时令水果、天然坚果、牛奶、鸡蛋等。因此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意大利冰淇淋。其口感绵延松软,新鲜且层次分明的味觉体验,一定会让你爱上它。有人说Gelato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结晶,有人认为Gelato是热情奔放的意大利姑娘的诱惑,但无论怎样表述,毋庸置疑的是,Gelato绝对是意大利的甜品代表。

套用一句广告语:不是所有的冰淇淋都叫意大利冰淇淋。

日出之国——日本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来到樱花浪漫的国度------日本,我们与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相互之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曾几何时,日本社会野蛮落后,向盛世唐朝派出了无数的遣唐使,我们的祖先们用包容的心态、润泽天下的胸襟接纳了他们,并无私地将各种技艺倾囊相授,才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但进步后的日本带给我们的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永远无法忘却的苦难记忆。

得益于低层人民代代相传的坚持,手工业者们最大限度地继承了他们所推崇的匠人精神。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极致完美的态度让人心生敬佩、扼腕赞叹。

怒放的樱花,包裹了整个春天,如同少女的青丝,轻抚你的面颊,圣洁的富士山,让人心驰神往,徜徉在清凉的竹林小径,静谧的花间小路上,缓缓走来身着和服的艺妓。忍野八海泉水,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让人沉迷其中。来到东京,怎么能不尝尝“和果子”呢?在日本,外来的甜点被称为“洋果子”,而传统的甜点则被称为“和果子”。每一个“和果子”都是甜点师倾尽心血、全情投入地精心雕琢而已,其精髓就在于和、静、清、寂四字。用最天然的食材、原传统的手工,不随大流添加香料,始终保持着清香与优雅,呈现在你面前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汇聚匠人情感和坚持的艺术品。一杯浓浓的抹茶,配上一份美轮美奂“和果子”,轻尝缓味,没有复杂的复合味道,也没有西式甜点奶油的浓香,但其朴实清甜的本质和抹茶的茶香相得益彰,配合得恰到好处,细品这下,足以让你的心在喧闹的俗世中安静下来,体验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游遍了东西半球,领略了各国美食,最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大家品尝着层次感强、味道丰富、体现各民族性格的各国甜品时,别忘记了:中国,才是世界烹饪大国、强国。我们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说,且讲究“色、香、味”俱全。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那么好了,你肯定会问,那什么甜品才能代表我们国家呢?这个问题难倒我了,是海南的清补凉?还是广东的龟龄膏、双皮奶?又或者是香港的杨枝甘露?四川的冰粉、凉虾?又或者是上海的酸梅汤,北京的驴打滚、艾窝窝?

我们有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沉淀,有博大精深的烹饪技术。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96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正所谓百不同音,千里不同俗。你看:北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西有大漠孤烟直,天高任鸟飞;东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南有椰风海韵,碧浪银沙。这些优良的资源,使我们的国家各地物产极其丰富,再加上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烹饪文化,使各地美食层出不穷。所以,你要让我说哪一道甜品能代表我们中国的烹饪文化,代表中国。我真说不上来。

孔子说:“适口者珍”,在不同的人心中,对美食的理解不尽相同,唤起你儿时记忆的味道才是最美好的,也恰恰是你认为最有中国范儿的。

美食,是餐桌上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格的体现。让我们收拾行装,带着洒脱的心,跟着甜品的步伐,出发……

打印]  [关闭窗口]